憐憫永不止息
憐憫永不止息
2017年7月底一日的傍晚, 我同幾個夥伴造訪南加州一個華人教會, 去探視場地, 為八月底北美路加傳道會宣教會議做準備. 很巧的, 在哪兒碰到洛杉磯來的一位宣教牧師. 他談到最近幾年神如何呼召他們, 進入伊拉克北部庫德族自治區的難民營, 去從事醫療及人道的救助. 哇! 華人教會到回教地區的難民營去從事救助與福音工作, 這真是很興奮的消息啊!
這一位牧師說, 他們每年都會去兩三次, 每次去的時候, 連續有三個梯次接力, 每一梯次在當地停留兩禮拜, 主要從事醫療救護, 及其他生活上的救助. 含來回的行程, 每一次需要有17, 8天的時間才夠. 每一個人需要的費用則在2,000到2,400塊美金左右. 這費用完全自籌. 他又說, 這兩禮拜的期間, 每天工作時間都超過10個小時, 是一個極為繁重的旅程.
表面上看, 這種宣教行程, 路途遙遠, 花費甚鉅, 體力付出又多, 實在是不怎麼有趣. 可是現在卻變成跨教會的活動, 參加的人越來越多. 很多教會, 很多人都願意獻上自己一份. 這對一般上班族來說, 幾乎犧牲掉一年的假期跟很多人家庭裏面微少的積蓄. 很顯然的, 這種對難民的憐憫心而採取的救助跟付出的行動, 一定讓這一些參與的人得到很多滿足, 也找到人生的意義.
這個世界越來越混亂. 各地的戰爭不斷, 非洲的內戰, 庫德族的受迫害, 敘利亞的內戰, 葉門內戰, 還有更多不幸的事情, 每天都在發生. 如果用生靈塗炭, 民不聊生來講一點也不為過. 光是敘利亞內戰, 造成當地的難民, 從2012年到2017年已經超過400萬人(上圖). 各地的難民, 為了逃離戰亂, 在路途中, 在海上死亡的更不計其數(下圖).
我們每天從報章雜誌, 從各樣的媒體裡面得知各種戰亂跟不幸的消息. 眼睛剛接觸畫面的時候或許還有憐憫(同情)心, 但是一下就忘記了. 我們承認, 做一個人, 面對巨大的災難, 我們常常覺得什麼都沒辦法做, 也無力改變. 或者有人也會想, 地理位置上距離太遠, 種族和文化上也沒有相干, 要生發出憐憫之心實在很難. 心理學上把這樣的冷漠跟對悲劇的無感, 稱為”心理麻痺”(psychic numbing). 感覺上好像是, 當悲劇影響範圍擴大的時候, 人命的價值也隨之縮減.
很諷刺地, 我們對社會上, 或是生活周遭裡面, 單一的偶發事件則更加的關注. 這種”單一效應”(singularity effect), 常常讓我們極為珍視單一生命的受苦和損失, 但我們卻忽略了在一個巨大的災難裡面, 其實有著無數的單一生命正受到威脅還是毀滅. 一己的渺小讓我們產生錯誤的感覺, 認為我們做不了什麼. 事實上我們是可以的. 改變從很小的事情開始, 也從我們自己的行動開始. 南加州華人教會的集體行動, 來幫助伊拉克北部庫德族自助區的難民, 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我有一個牧師朋友, 他的事工支持很多在受破壞國家傳福音的宣教士. 近年來他也關注中東一帶的難民. 我看到他拍攝回來的相片顯示, 成千上萬的難民, 在冬天的時候竟然雙腳踏在雪地裡面, 沒有穿鞋子. 最近幾年來, 他在中國大陸跟香港的教會連續發動”集裝箱”的活動, 把一個又一個大型的貨櫃, 裝滿了各樣的生活必需品跟物資, 送到中東的難民營去. 他也在當地開始興建小型的學校跟牙科診所, 讓難民有受教育跟就醫的機會……
讓我們的憐憫(compassion)能有別於我們表面的同情(pity). 同情是一種短暫而沒有實際價值的感覺. 憐憫則不同, 憐憫讓我們感同身受, 而且願意, 也決定採取行動來幫助. 朋友們, 讓我們不要被世界上各地巨大的災難蒙蔽(麻痺)了我們的感覺. 我們要明確而勇敢的對自己說: 我可以的(I can do it)! 你可以有組織的成立一個事工, 發起一個活動, 實際參與一個行動計畫, 或者從遠方提供金錢的資助. 只要你願意, 不管是大是小, 任何果決的行動就是一個好的開始. 加油! 也祝福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