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上遺落的珍珠

高山上遺落的珍珠

這是一趟艱苦的旅程. 從美國到台灣, 從台灣到中國昆明, 再從昆明搭12小時的汽車才到達山腳下. 之後, 又走了兩個小時的山路才到達這個村莊, 一個在中國緬甸邊境, 怒江河谷上, 位於崇山峻嶺中, 傈僳族小村莊. 我們這一趟長途跋涉而來, 不是要訪問這個少數民族, 而是要探訪一位傈僳族的年輕人, 跟他在山上的學校. 一個才過25歲的年輕人, 他生命的經歷, 他的看見以及堅持, 撼動我們也吸引我們來到這裡.

沒有高談闊論, 沒有高深的神學基礎, 一個在神國裡綻放光芒的年輕小夥子正在寫下他生命的傳奇. 不管是照片裡面的, 還是面對面, 這位年輕人總是綻放出靦腆, 純真的笑容. 好像生命裡面什麼事情也沒發生過一樣. 故事要從幾年前開始. 當時這位年輕人娶了一位從廣西來的小姑娘. 當這一位在廣西城市生長的新娘第一次爬上這個大山的時候, 他才意識到他的夫家原來是在高山上. 他沒有抱怨, 他從此成為傈僳族的媳婦.

在高山的村莊裡, 他看到很多孤兒孩子, 因為戶籍, 還是其他原因, 加上大部份的村民都非常貧窮, 而不能到山腳下讀書, 於是興起在山上辦免費的學校的念頭, 恩典學校就這樣開始了. 這不是一個正規的學校, 但卻是山上很多沒有機會讀書的孩子的天堂. 在這個學校裡面只教一些簡單的數學跟普通話, 當然也有聖經的故事. 學校的場地是用年輕人家裡面的一個房間, 加上一些簡單的課桌椅, 25個小孩子就在裡面上課.

很快的, 這對年輕的夫妻有了第一個孩子. 一年多之後, 這位從廣西來的媳婦又懷了第二胎, 卻在懷孕第五個月的時候發現得了晚期乳癌, 為了保住腹中的孩子, 他延遲了化學治療, 在第七個月的時候生下來第二胎, 卻也因為乳癌太晚發現又延遲治療, 這位媳婦走了.

據昆明的宣教士說, 這位年輕媳婦走的那一個晚上, 年輕人陪伴在旁, 妻子過世當下的確一片茫然, 很快的, 就收拾起心情, 又綻放出以往的笑容, 走他前面未知的人生. 一個才過25歲的年輕人, 帶著兩個幼小的小孩 (1歲, 3歲), 除了紮實的信仰, 他什麼都沒有. 他的人生該如何走下去? 以全村莊最高學歷 (高中肄業), 他本有很好的機會到山下的縣城去教書, 但他卻選擇留在山上, 陪伴這一些沒有機會就學的孩子. 他只淡淡地說, 如果我走了, 他們怎麼辦?

我們在山上雖然只短短留了一天多的時間, 卻很清楚地看到這一群大山裡的孩子, 從山上各個角落, 每天走一兩個小時難走的小路, 到年輕人的家中上課的興奮. 不管端坐著在擁擠的教室裡學習, 還是在教室外的空地上 圍著圈圈玩耍, 我看到了因為一個年輕人的擺上, 而讓這些孩子的生命有無比的快樂, 跟無可限量的未來. 不, 我應該說全家的擺上. 因為上課的時候, 年輕人的父母親必須全力的照顧他兩個幼小的孩子. 這是一種異於常人的看見.

除了教育之外, 這群山上的孩子如果有醫療上的問題, 這位年輕人也會連絡詢問在山下縣城或者昆明的宣教士, 請他們幫忙找好的醫生, 並且尋找金錢支助, 做醫療所需的費用. 另外, 我們短宣隊在山上對每一個兒童做了生長曲線的測量分析, 發現絕大部分的孩子都是營養不良, 生長延遲. 興起發光同來自昆明教會的同工, 當下決定要長期支持這位年輕人的學校, 負擔所有的費用, 並每天為這些孩童提供一餐額外的營養補助. 感動神的必感動人. 我們一群人的心真的被這位年輕稚氣的傈僳族感動的融化了.

下山的那一天, 山上下著迷濛細雨, 為了確保我們在滿地泥濘的山路上平安的回到山腳下, 年輕人, 他的父親, 姐姐, 哥哥們, 幫忙背起我們的背包一路陪我們走到山下. 在彼此祝福禱告之後他們才又上山回家. 這一往一返就是4個小時.

大山上良善的少數民族, 大山上的年輕人, 大山上兩個沒有母親的幼童, 大山上一群天真燦爛的孤兒們, 我們一定會再回來看你們. 願神施恩的手常常臨到你們.

親愛的朋友們, 其實你不用像我長途跋涉到高山峻嶺中. 打開你的眼睛仔細看, 在街頭巷尾, 或者在你的鄰舍中, 可能就有很多遺落的珍珠喔! 張開你的手, 試著拉他們一把, 攙扶他們一下, 他們的人生將因你而大大不同. 祝福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