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靈的典範: 另有一個心志的D先生
屬靈的典範: 另有一個心志的D先生
感謝神, 在我旁邊有不少屬靈的長輩, 以及屬靈的典範, 值得我學習, 讓我漸漸能夠走在一個對的信仰的路上. 其中一位就是D先生.
D先生上個月從C國回到加州來探望老父親, 打算停留1個月, 之後再回C國繼續宣教的工作. 他回來之後的第二天給我傳了一張相片(如附圖), 跟一段話, 讓我心酸, 也頗為感佩. 他的訊息這樣寫著: “再次搬家! J(他的太太)走后, 我已经搬了5次家了! 这次是搬去聖地牙哥, 我姐的房子暫住. 还好沒有變成流浪漢. 這世界不是我的家, 我只是一個過客”.
D先生生長於台灣, 之後跟著當牧師的父親, 到法屬大溪地居住多年, 因此說得一口流利的法語. 後來因為父親又到美國建立教會, 所以他就在美國讀大學跟牙科. 很多人都知道在美國牙科醫師比很多的醫師都要賺更多的錢, D先生原本可以飛黃騰達, 榮華富貴, 安穩過一生. 可是他卻另有一個心志, 對傳福音, 當宣教士”一往情深”.
D先生在1980年代, 不到30歲的時候, 就創立北美路加醫療傳道會. 因著這個緣故, 以後才有台灣路加傳道會. 之後為了宣教的緣故, 又去讀了鼎鼎有名的富勒神學院. 1990年代末期, 他放棄在美國牙科執業的大好前程, 舉家遷往C國, 平日在首都B城當牙醫師只是一個掩護, 最主要為的是傳福音的工作, 這樣日子一晃就是16年.
幾年前由於太太J生病, 他不得不搬回美國. 及至太太過世之後, 他的心又開始“蠢蠢欲動”起來了. 他想再回去C國傳福音, 帶小組, 做宣教的工作. 在美國停留的期間, 其實他也有不少的好機會, 譬如去幫助帶領教會, 或者到宣教機構去當董事… 等等. 他找我討論多次, 我只跟他說“要忠於你的感覺“. ”機會再好, 如果不是你的呼召, 走下去只有浪費時間…”.
最後他順從內心的呼喊跟熱情, 再次踏上C國的宣教之路, 來到了H城. 只是這一次跟20年前那一次很不一樣, 當年不到40歲, 年輕意氣風發, 也有太太隨行. 這一次是已過耳順之年(60歲), 而且是孤單一人前往.
為了下定決心, 他把美國的房子賣掉, 牙科的診所處理掉, 只有保留簡單幾個行囊, 打算以後回來的時候, 就暫時居住在妹妹的家, …… 這就是為什麼他每次回來的時候, 都要東搬西搬的, 居無定所.
在C國H城的福音工作, 真是上帝的安排. 有一位奧瑞岡州的牙醫師已經在當地20年, 有很多的福音工作在進行. 由於年過70歲的緣故, 搬回美國退休, 於是就把所有的棒子交給D先生, 請他來接手. 而且在當地留下一個小公寓給他有棲身之所. 由於本身對聖經真理的紮根很深, 對各樣福音工作的熟練, 加上語言上的優勢(英文及法文), 不到一年的時間, D先生已經在H城廣受歡迎, 福音工作做的頗有果效.
每次回到南加州的短暫停留, 雖然可以休息一下, 但是每一次的離別又充滿了憂傷與不捨. 宣教工場的呼喊, 與親情的牽掛, 在他內心不時的交戰著. 因為兩個超過90歲的父母親還在南加州的安養院裡…. 但是, 他每一次都必須放下親情的牽絆與弟兄姊妹的不諒解, 再次踏上他受呼召的土地.
臨行前, 他給我傳了一段聖經的話, 再次表明他的心志: “我为这福音奉派作传道的、作使徒、作师傅。为这缘故、我也受这些苦难。然而我不以为耻。因为知道我所信的是谁、也深信祂能保全我所交付祂的、直到那日。”(提后1:11-12)
今天我在安排年底行程的時候, 想到了我的好朋友, 也是我屬靈的典範, D先生. 於是就毫不猶豫的決定要到H城去看他幾天. 他在回覆的訊息這樣寫著: “…… 謝謝您還想到我……”.
是的, 在前方孤身作戰的宣教士們, 最需要我們的紀念. 幾年前我有一個朋友全家去北印度長宣多年, 有一次回美國的時候我跟他見面, 問他說, 您需要什麼幫助嗎? 他的回答竟然是, “其實在我決定要當宣教士的那一天開始, 我就知道前面的路不好走, 也有很多受苦的日子, 這一些我都可以忍受, 也熬得過去. 但是坦白說, 有些時候我覺得好孤單, 也好像離開這個世界好遙遠, 我很怕被遺忘. 所以每一回當接到弟兄姐妹寄來的卡片, 和打開電腦有一個電子郵件進來的時候, 我就高興不已, 因為我確認我沒有被遺忘….”
親愛的弟兄姊妹們, 宣教士如聖經所描述的, “在曠野、山嶺、山洞、地穴漂流無定,本是世界不配有的人。” 當我們平常在過安舒日子的時候, 請禱告紀念他們, 如果可能的話也用財務來幫助他們. 因為他們為了福音的緣故, 捨棄這世界上一切的名利跟追求, 把自己, 甚至全家擺在福音的最前線, 忍受孤獨, 缺乏, 甚至受苦. 您的稍稍關懷, 就是他們前進無比的力量. 祝福您!